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言不尽意”到“意在言外”——中国古代文论言意之论承传的一个侧面
引用本文:胡建次.从“言不尽意”到“意在言外”——中国古代文论言意之论承传的一个侧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91-97.
作者姓名:胡建次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31
基金项目: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07CWZ001)
摘    要:在我国古代言意之论中,有一条言不尽意论的承传线索。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对此论题展开了反复辨说,最终认识到语言具有“有定”与“无定”的二维性特征。之后,言不尽意论取向逐渐发生变化,体现为从专注思辨的角度转替到结合文学批评加以论说的视点之上。大致从唐代开始,意在言外论开始成型并得到凸显,延展到宋代蔚为大盛,之后,一直导引着文学批评的取向,成为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重要审美原则之一。

关 键 词:古代文论  言意之论  言不尽意  意在言外  承传

From the "More than Words can Say" to "It Means Otherwise"——The Inheritance of Words and Meaning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HU Jian-ci.From the "More than Words can Say" to "It Means Otherwise"——The Inheritance of Words and Meaning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J].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32(1):91-97.
Authors:HU Jian-c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