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近代中西文学比较方法论略
引用本文:陈永标.中国近代中西文学比较方法论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1).
作者姓名:陈永标
摘    要: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随着西方文学作品和文艺美学思想的翻译和介绍,既促进了中西文学的交流,引起了我国近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变革,也推动着中西文学比较研究方法的产生和发展.探讨这种方法的产生和特点,对于加深理解我国近代文学的性质,对于更好地借鉴外来文化,开展中西比较文学研究,加速当代文艺学科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中国近代中西文学比较方法,是在中国近代社会和时代审美意识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鸦片战争,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一批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纷纷寻求救亡图存的方略,并从实践中认识到,中国要变革自强,不能只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单纯仿效西方的物质文明,还必须从政治思想上唤醒民众、启迪民智.这样他们从初期热衷于翻译介绍西方历史和自然科学资料,转而大量翻译西方的哲学和文学方面的书籍.19世纪末,由黄遵宪、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等人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