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王夫子“兴观群怨”新解看文本的多元解读
引用本文:陈燕芬.从王夫子“兴观群怨”新解看文本的多元解读[J].阅读与鉴赏,2006(9).
作者姓名:陈燕芬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文本的多元解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焦点,人们把西方的接受美学当作多元解读的理论依据而奉若神明。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姚斯、伊瑟尔等提出的文学理论,它强调读者的接受活动的决定性意义,强调接受过程是审美价值效果实现的过程,还研究读者接受对作家作品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言必称希腊”,我们的先人早已为多元解读指明了方向,如王夫子对“兴观群怨”的新解。“诗可以兴观群怨”,原是孔子从诗教角度提出的,王夫子则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并从艺术接受的角度加以创造性解释。《姜斋诗话》有云:“诗可以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