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年“躺平”现象的表现、成因及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
引用本文:李海峰,陈梦.青年“躺平”现象的表现、成因及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23(4):26-31.
作者姓名:李海峰  陈梦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泛娱乐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青年“躺平”现象主要有口头“躺平”、心灵“躺平”、行动“躺平”三个方面的表现。现实社会资源短缺导致过度“内卷化”、社会压力与生活期望的超载、青年亚文化现象充斥社会的文化基础,孕生了青年“躺平”现象。青年“躺平”现象在影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不利于青年人正确“三观”的养成、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侵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社会的恶性竞争,有助于促使青年实现自我价值,有助于青年在巨大压力下自我解压。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青年积极归因,帮助青年提高自我效能感;引导社会辩证、理性看待“躺平”现象;把对“躺平”青年的关怀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躺平”亚文化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更优质的环境感染人、影响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用积极向上的话语代替“躺平”;帮助青年人做好职业规划,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求。

关 键 词:“躺平”现象  亚文化  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