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解读《管子·牧民》之治国“十一经”
引用本文:程梅花.解读《管子·牧民》之治国“十一经”[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7):23-26.
作者姓名:程梅花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安徽阜阳236041
摘    要:《管子·牧民》篇所载"十一经"既可视为《牧民篇》的要旨,也可说是整个《管子》治国方略的纲领。"十一经"即治国者应当遵循的十一项原则,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用得其人;发展生产是最有效的经济保障;政令畅通。"十一经"作者认为,治国安邦第一项决定性因素是位高权重者是否具有相应的大德至仁,即能否"授有德";其次是人才的培育与任用,关键是用人之所长,使人尽其才。生产是广义的,包含着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蕴涵着难得的商品经济意识。政令畅通首先有赖于"令顺民心",其次要"不欺民"并"量民力",做到公平、公正、信用、自律等。

关 键 词:“十一经”  用人  政令  民富  《管子·牧民》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