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乖孩子” “坏孩子” “好孩子”——兼论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儿童观及其演变
引用本文:张丽.“乖孩子” “坏孩子” “好孩子”——兼论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儿童观及其演变[J].教育导刊,2005(10).
作者姓名:张丽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人类的任何发展都是内在于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性演进。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永恒人类意义的历史性的生命智慧,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会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儿童自出生之始,就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包围、洗礼,呈现出共性的色彩。纵观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流”,文化领域阡陌纵横,根据文化群体差异可划分为三个支流——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中国民间文化(又称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口承文化),包括生活与生产的习俗、惯性,家族与社会的组织,岁时节日风俗,传统的心理观念,流行的信仰崇拜,口头语言以及以口头语言传承和表演的各种文化知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