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感物道情"与"诗言志"--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审美创作旨趣研究
引用本文:邹其昌,林彬晖."感物道情"与"诗言志"--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审美创作旨趣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5):48-51.
作者姓名:邹其昌  林彬晖
作者单位:1.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2.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朱熹的“感物道情”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两大源头——“交感”理论和“言志”理论的继承与整合,而这一整合已逻辑地走向了“兴”,因此,朱熹的“感物道情”可以归结为一个“兴”字或一个“感”字。如果说“感物道情”与“交感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考察“感物”方面的话,那么“感物道情”与“诗言志”之关系则突出了朱熹对“情”之合理性的关切。“感物道情”与“诗言志”之关系反映了“感物道情”对“诗言志”理论的改造与深化。

关 键 词:“感物道情”  “诗言志”  朱熹  诗经诠释学美学  审美  诗歌创作  美学理论
文章编号:1009-4482(2003)05-0048-04
修稿时间:2003年3月25日

"Expressing Emotion by Sensing the Substance" and "Expressing Ambition by the Poems"--Zhu Xi's Annotations to Aesthetics of Beauty Appreciation and Writing Interest
Abstract:
Keywords:Zhu Xi  expressing emotion by the substance  expressing ambition by the poems  annotation to aesthetic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