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运用儿歌教学“>”“<”
引用本文:王书琴 ,许万明.运用儿歌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04(Z1).
作者姓名:王书琴  许万明
作者单位:江苏(王书琴 ),特级教师(许万明)
摘    要:儿童掌握抽象的符号,要经历动作———表象———符号这样的心理过程。在教学“<”“>时(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教师可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动作化、系统化的儿歌教学,以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使他们通过动作、形象来掌握抽象的数学符号———“>”“<”。一、讲清意义,儿歌强化教学时,教师操作积木,形成下列示意图,提问:“2和1比,谁大谁小?”学生能看出2大1小。2大、1小,我们就说2大于1。大于怎样表示呢?我们用符号“>”(大于)表示,读作“2大于1”。变换积木的位置。1和2比呢?1小于2,我们也用一个符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