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庄子》哲学中的自我转化与个体人格——以列子形象的建构为中心
引用本文:陈赟.《庄子》哲学中的自我转化与个体人格——以列子形象的建构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33-41.
作者姓名:陈赟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摘    要:《庄子·应帝王》中壶子对季咸的四次示相深深震撼了列子,使得他从得道之文而未尽道之实因而以道与世相亢,走向了个体人格的饱满状态。这一个体人格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消解个我知解,以浑沌与秩序、文与实的平衡统一,超越世间性意识在人、事、物之间造成的分别,在超越凡俗的同时又融入凡俗的日常生活世界,真正克服了“与世相亢”,这是其人格的“外化”,即在世间彻底融化了与世俗相对待的自我;另一方面,回归性命之本真,尽管外在世界纷繁复杂,但始终保持天真不散,雕琢的工夫是保持其天真的质朴,这是其人格的“内不化”。“外化而内不化”的个体人格能够“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当然,列子的人格与壶子的人格具有显著的不同,后者象征了政治性的明王,它关联着天下人的各得其得,而列子则是个体人格的自得与饱满的象征。

关 键 词:庄子  应帝王  列子  人格  壶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