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锄禾”何必“日当午”——一段课堂插曲引发的思考
引用本文:郭成林.“锄禾”何必“日当午”——一段课堂插曲引发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6(Z1).
作者姓名:郭成林
摘    要:一位初中教师对我讲了这么一个事例。他在班上用《悯农》这首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希望学生牢记劳动人民的辛苦,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劳动成果。这时一个学生冒出了一句话,他说这个农民不值得同情。“大热天的中午去锄地,有点傻帽儿。不如早点回家,下午天不太热时再接着干。”一句话引发哄堂大笑,学生们围绕这句话争论开来,一时“天下大乱”。这位教师没有为自己的预定程序被打乱而恼火,没有批评那位学生,他以微笑不语对学生的争论表示默许,还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学生的激烈争论停息,他让见解相同的同学推举出代表陈述自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