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作歌”与“遇隐”——关于孔子的两种题材
引用本文:雷欣翰.“作歌”与“遇隐”——关于孔子的两种题材[J].科学.经济.社会,2016(4):98-104.
作者姓名:雷欣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海淀,100872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摘    要:关于孔子“作歌”和“遇隐”的记载,在从先秦到汉魏的文献中都能看到.这两类题材作为后代对孔子的一种追忆方式,有其文献依据和历史文化根源.不同典籍对同类事件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塑造出同中有异的孔子形象,又体现出这些典籍的不同性质.对孔子“作歌”和“遇隐”故事的叙述虽然具有不同的叙事效果,但目的都在于表现孔子晚年的“不遇”境况及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崇高精神和悲剧性命运.

关 键 词:孔子  作歌  遇隐  不遇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