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秦汉学吏制度及古汉字八体
引用本文:倪道善.秦汉学吏制度及古汉字八体[J].北京档案,2001(8):19-20.
作者姓名:倪道善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信息与档案管理系
摘    要:一、秦汉学吏制度 秦汉时期的吏,主要指各级衙门中职位低微的官员及其属员.可分作两类:官秧在四百石至二百石为长吏;百石以下者为少吏,又称小吏,有掾、吏、令史、佐史、卒史等名色,数量众多.学吏就是学习充任小吏所需的知识技能.学成后,经过一定形式的考试,合格者才具备了做吏的资格,再经各衙门主管官员或长吏的辟除,就成为小吏.学吏是入仕途的重要途径,从吏到官逐步升迁,位至公卿者并非鲜事,故两汉又称学吏为"学宦"或"宦学".

关 键 词:秦汉时期  学吏制度  古汉字  书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