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扑朔”一词释解辨误
引用本文:张文德 ,黄大勇.“扑朔”一词释解辨误[J].宁夏教育,1989(Z2).
作者姓名:张文德  黄大勇
摘    要:魏晋乐府民歌《木兰诗》作为古文学的典范作品被选入全国通用的中学课本。文章热情讴歌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聪明睿智和勤劳勇敢,真实地塑造了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的不朽形象。这是一篇传唱千古的优秀篇什和艺术瑰宝!但令人遗憾的是。古往今来的学者对文中“扑朔”一词的释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均不得其确诂。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注为:“扑腾,跳跃的样子”更是隔靴搔痒,无关本旨。而现有的字典、辞书、(包括最新的《辞源》、《辞海》、《汉语成语词典》)以及文选注解,与课本注解—脉相承——蹈袭旧说,习焉不察,用讹传讹,贻误后学不浅!我们认为:“扑朔”一词的正确解释是——毛发蓬松披垂的样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