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上古的官学特征--围绕《易·系辞上传》"形而上"章所作的解析
引用本文:高峰.中国上古的官学特征--围绕《易·系辞上传》"形而上"章所作的解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3):155-167.
作者姓名:高峰
作者单位:上海市委党校,上海,200233
摘    要:本文由<易传>的官学传统分析其具体性的学术特征.以<系辞上传>第十二章的上下文语境为主,指出文中"形而上"之所指乃"当下未形"之状,所以此"道"近似<易传>屡屡提及的"幾"之语义.由此出发,分析了"形而上"之"道"的形式化过程"形而上"→"形以前"(汉)→"形"之"上"(魏、晋、隋、唐)→"形而上"之"理(宋).通过比较以评价<易传>"形而上学"的得失由对"当下未形"之"幾"的把握,而重视感受性及知识中的"默会"成份,由此导向重视知识及境界的圆融性,不主抽象偏执;但感受性须落实到具体个体,不利于纯粹知识系统的建立.由对"当下"状态的重视,而强调"道"的合(人)情、合(天)理、合(法)则,不以偏概全,而以"时"为"中";但"随时变异以从道",客观上不利于"正义"观念的绝对化,所以中国缺少"自然法"传统.用"中"之"道"在"王"则容易蔽于"具体的政治性",而以"时"中"为手段,在百姓则容易流为"乡愿"的两可态度."道德"和"法"的绝对化、神圣性皆付阙如.

关 键 词:易传  系辞  形而上    时中
文章编号:1671-9697(2005)03-0155-13
修稿时间:2005年2月14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