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族地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程、内涵与行动理路
引用本文:张玲,邓猛,朱志勇.民族地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程、内涵与行动理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3(6):59-67.
作者姓名:张玲  邓猛  朱志勇
作者单位:1.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西部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MX23034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族地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与外在表征。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经历了以普及为主的起步阶段、以制度构建为主的建设阶段再到普及与提升的发展阶段,正朝向新时代内生式发展的探索阶段迈进。高质量发展背景赋予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新的时代意义,带来理论立场、基本特征及实践方式上的内涵转变,秉持“伦理关怀与教育公平”的理论视角,追求民族性与现代性相融合;彰显“多元选择,朝向融合”的基本特征,追求多样性与统一性相融合;落实“课程整合与差异教学”的实践方式,追求一般性与特殊性相融合。未来民族地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从理念、路径上明晰行动理路,以构建“适宜”的民族特殊教育本土化理论为引领,将生态融合与内生发展作为行动的两翼,打造“共生”的民族特殊教育发展新样态,指向“普惠”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关 键 词:民族地区  特殊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现代化  内生式发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