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文化羁绊及其突破——基于“人情磁力场”的审思
引用本文:陈礼业,李佳敏,徐国庆.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文化羁绊及其突破——基于“人情磁力场”的审思[J].职教论坛,2023(12):33-38.
作者姓名:陈礼业  李佳敏  徐国庆
作者单位:1.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技能型社会测度模型、驱动因素及路径优化研究”(编号:VJA220006),主持人:徐国庆;
摘    要:技能型社会建设要求整体提升大众在技术技能学习、积累与升级等层面的动力水平。借助“人情磁力场”视角,可厘清中国社会中存在的系列文化羁绊,及其对大众技术技能学习、积累与升级等方面的动机与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在“人情磁力场”内,大众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平均化倾向”。同时,技能类岗位往往意味着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这两点共同削弱了中国个体学习技能的动力。其次,大众往往在“人情磁力场”之内才需要主动“做人”,而在“人情磁力场”之外则无需主动“做人”。历史表明,除动乱与瘟疫等特殊时期外,中国个体的“人情磁力场”范围一般为家族或特殊关系等,鲜有囊括政府这一角色。由此,为社会积累技术技能水平等国家战略便无法得到较好的大众关怀。最后,“人情磁力场”对中国个体“身”与“心”的温情照顾,使其“自我超越”的需要与意识较弱,这是大众技能升级动力水平较低的文化根源之一。因此,破除制约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系列文化羁绊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确保技术技能人才应有的社会价值,化解“平均危机”;第二,打造关怀技术技能人才的政府形象,融入“人情圈子”;第三,培育技术与技能学习者的自立素养,降低“人情依赖”。

关 键 词:技能型社会  文化羁绊  人情磁力场  技术技能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