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赤子之心”的时代意蕴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引用本文:沈霄鹏,娄嘉萱.“赤子之心”的时代意蕴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23(3):101-104.
作者姓名:沈霄鹏  娄嘉萱
作者单位:1.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2.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    要:“赤子之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不论是孟子的“赤子之心”、罗汝芳的“赤子良心”、李贽与龚自珍的“童心”,皆寄托着对人、对社会教育的深意,而发展到今天则具体表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饱含对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使命感。“赤子之心”因其原初至善的特性、丰富的时代内涵与实践价值,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原则上坚持引导与反思,在方法上关注受教育者的体悟与实践,在内容上重视历史党史与榜样文化。

关 键 词:赤子之心  初心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