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民报是农民说话的地方
引用本文:刘南宁.农民报是农民说话的地方[J].中国记者,1988(7).
作者姓名:刘南宁
摘    要:这些年,是我国农村发生历史性转折的几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系列新政策,一下子把大批大批的农民,从小农经济的集体所有制“大锅饭”里解放出来,变成了有独立见解的、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农民成了“法人”。过去他们干活想得不多,听生产队长吆喝哩,“上头咋说就咋办”,想多了也没用,又不是给自己干。现在你让他不多想也不成了,价值规律、市场风波是不讲人情面子关系学的,经营不好就砸锅。马克思把这种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称作“惊险的一跳”。因为跳不好,损坏的就不仅是商品,而且是商品生产者本人。千家万户的农民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里,就日益迫切地要求“上头”和他们商量着办事,要求“你讲我听,你说我服,你打我通”的形象,成为能和“上头”平等地进行思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