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稳中有变——谈’94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第41题
引用本文:李启明.稳中有变——谈’94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第41题[J].中学文科,1994(10).
作者姓名:李启明
作者单位:广西
摘    要:历年高考的材料解析题都分外引入注目,这种新颖的题型逐年在稳步推进,今年又有新的起色,这主要表现在它进一步加强了能力考查的力度。这里不妨以第41题为例,作些粗略的剖析。 首先,题目的能力目标向深层次伸展。第41题所考的内容是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中国古代几个重要的朝代都实行过休养生息的政策,教材有比较详尽的叙述,一般来说考生是比较熟悉的。题目有三个材料,材料一是一份明初经济发展的统计图表,有纵横7个项目,9大数据,它设问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答案要求不能只停留在“人口增加,耕地增加”的表面现象上,而要进一步向深层推导,得出“农业生产发展”的结论,揭示本质。这里考查了逻辑推理或者说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材料二和材料三是明初恢复经济所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题目要求从这两段材料中找出这些措施。对此教材也有较多的陈述,很容易“对号入座”,然而题目巧妙地变换了角度,改变了概念。教材的结构体系是:背景——措施——结果。而题目将它改为:结果——原因。将“措施”置换成“原因”,角度和概念的变化,就能较好地检测考生的能力水准,即对教材是重在死记硬背,还是理解记忆,对知识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