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语言自觉与文化身份建构——保罗·奥斯特《玻璃城》中隐含的犹太性
引用本文:高莉敏.语言自觉与文化身份建构——保罗·奥斯特《玻璃城》中隐含的犹太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4).
作者姓名:高莉敏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摘    要: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不少研究者把他划分到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行列之中.从其成名作<纽约三部曲>在叙事结构上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戏仿来看,这种划分是合理的.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作品的主题思想的话,就会发现这种划分可能是偏颇的.因为,不论是<玻璃城>中的奎恩、<幽灵>中的布鲁,还是<锁闭的房间>中的"我",这三位主人公虽然表面上都披着侦探的外衣,但实际上探索的却是自我的身份问题.对自我身份的追寻是美国文学、特别是美国犹太文学经常表现的主题.在<纽约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玻璃城>中,小说主人公对语言的自觉、对边缘文化的思考和对自我身份的探寻,都揭示出小说中所隐含的犹太性.

关 键 词:保罗·奥斯特  《玻璃城》  隐含的犹太性  语言自觉  文化身份建构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