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解构“大历史观”视阈下的民族性文化符号--以“木兰”母题为例
引用本文:张启龙,徐哲.解构“大历史观”视阈下的民族性文化符号--以“木兰”母题为例[J].巢湖学院学报,2013(4):85-90.
作者姓名:张启龙  徐哲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木兰”母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典民间故事,也演化成文学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母题”。经过千年历史的传承和改变,在媒体技术现代化的今天更是以全新的面貌传播至世界范围。但在沿袭的过程中,“木兰”现象所蕴含的文化符号本源也在一点点的流失。在“大历史观”视阈下,将“木兰”母题所蕴含的“民族融合”文化符号解构重读,还原了“木兰”现象所在历史段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碰撞交流中逐步由分裂走向融合的进步过程。

关 键 词:木兰  民族融合  民族文化符号  文化传承与弘扬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