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他们何以走不出“三起三落”——《骆驼祥子》与《戈丹》之比较拾遗
引用本文:霍在强.他们何以走不出“三起三落”——《骆驼祥子》与《戈丹》之比较拾遗[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3(1).
作者姓名:霍在强
摘    要:<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中,东方文化的艺术长廊上不谋而合地同时耸立起了两座丰碑—中国老舍的《骆驼祥子》与印度普列姆昌德的《戈丹》.《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是农村破产后跑到城里谋生的农民.为此,“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但他终于选中了拉车这一行,把拉上自己的车,靠自己的力量吃饭,作为奋斗的目标;《戈丹》的主人公何利则是一个终生受盘剥的农民.他以为有了一头母牛再加上自己的辛勤劳动,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为此,他不惜借钱、卖粮、卖甘蔗以至到卖女儿.勤劳、本份与强烈的求生欲望构成两位主人公的相似性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