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人性结构”理论的AI助教系统模型研究北大核心CSSCI
引用本文:杨彦军,罗吴淑婷,童慧.基于“人性结构”理论的AI助教系统模型研究北大核心CSSCI[J].电化教育研究,2019(11):12-20.
作者姓名:杨彦军  罗吴淑婷  童慧
作者单位:1.南昌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330031;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0038;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的形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JY47);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高校创客教育实施途径及保障措施建构研究”(项目编号:JXJG-15-1-58)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的主流教育形态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的,根据学习者个性特征为其提供精准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教师在知识掌握、认知能力、情绪管理、生理素质等诸方面的“缺陷”日渐暴露,斯蒂格勒的“人性结构”理论启示:基于人工智能的AI助教系统将是未来课堂教学中有效弥补教师缺陷、激发教师潜能的关键性“技术”。文章在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教学活动、现有AI助教系统的功能及人机协同教学现状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认为AI助教系统在认知方面表现更加出色,但教师在情感和创意方面的智慧是无可替代的。基于此提出了未来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框架和AI助教系统模型,模型中包含了“AI替代”“AI协助”“AI增强”“AI赋能”四种不同的功能关系。最后展望了未来AI助教系统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智能时代AI助教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思路上的借鉴。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教师“缺陷  AI助教系统  人性结构  大规模个性化教育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