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
引用本文:王齐洲.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4).
作者姓名:王齐洲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滥觞于“观乎天文”,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为巫觋们的“通天”事务服务的,但周灭殷之后,在总结殷所以亡和周所以兴的历史经验中,周人用“行为史观”代替了殷人的“神权史观”,认识到“天不可信”、“天命靡常”,只有“敬德”、“保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从而为社会文化的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周公“制礼作乐”,将“以史为鉴”和“以民为鉴”作为进行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视点,“纳上下于道德”,则实现了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视角转换,这种视角转换体现在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在传为周公等人所作的周初诰令(《尚书》八诰)和《诗经》的部分《周颂》以及大、小《雅》中得到有力证明。

关 键 词:观乎天文  观乎人文  敬德  保民  史鉴  民鉴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ncepts
WANG Qi-zhou.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ncepts[J].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8,47(4).
Authors:WANG Qi-zhou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