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扇子的艺术魅力——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探寻扇子的文化意蕴
引用本文:王静.扇子的艺术魅力——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探寻扇子的文化意蕴[J].环球赛鸽科技,2015(8).
作者姓名:王静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江苏苏州,215000
摘    要:扇子别称“摇风”、“凉友”,董仲舒《春秋繁露》云“以扇逐暑”.可见扇子是摇动生风的用具,为夏令必备之物.古人比今人更依赖扇子,古人与扇子的关系更为密切. 中国扇子品种丰富,花色繁多.集诗词、书法、绘画、刺绣、编织,装帧等为一体,是相当精致的艺术品,也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扇子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蕴. 首先,扇子在古人的传统审美意识中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美丽和哀怨.扇子被视为是美的事物,而手持扇子的妇女,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被认为是美的象征.古代诗文中贵妇手执扇子的形象屡见不鲜.《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这天,大观园里“绣带颻颻,花枝招展”,姊妹们都在园里玩耍,宝钗“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宝钗持扇扑蝶,香汗淋漓,娇喘细细.这一直被认为是宝钗形象中最美丽生动的一幕.梁何逊《咏扇》云:“摇风入素手,召曲掩丹唇.”诗中美妇执扇也被赋予诗意的美.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