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推拿》:叙事、诉求与现实逻辑——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之九
引用本文:沈思涵,沈嘉达.《推拿》:叙事、诉求与现实逻辑——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之九[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1):54-58.
作者姓名:沈思涵  沈嘉达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湖北省属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项目编号:2013XKJS
摘    要: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推拿》,采用的是"心灵叙事"模式,更注重、偏重、看重小说中盲人间的心灵激荡,并以此来推动小说进程;而康洪雷导演的同名31集电视连续剧改变了这一叙事伦理以及叙事格局,依靠制造"故事"推进电视剧发展,吸引观众眼球,契合了当代影像产品的消费模式。在对"尊严"的表达方面,毕飞宇执著的还是"个体性"的尊严;而同名电视连续剧《推拿》彻底放大了这种关于尊严的焦虑,使之变成了一个社会事件,换句话说,变成了时代焦虑。某种意义上说,小说与电视剧的艺术属性的固有差异,导致了电视剧《推拿》本身的"惨淡"命运。这是值得改编者们认真思量的。

关 键 词:《推拿》  叙事  尊严  艺术属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