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义利之辨”新论
引用本文:姚米佳.“义利之辨”新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4).
作者姓名:姚米佳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构造,一般都认为是“重义轻利”。但事实上却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现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一是“重义轻利”的伦理价值观有利于维护封闭的小农经济体系,附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二是受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义利同一论”的影响;三是“重义轻利”思想本身二元论的内在矛盾,使它成为传统文化一种外在的价值观体现。因而,外在的“重义轻利”与实际的追逐功利二而为一,相互表里。它具有极大的伪善性和欺骗性,危害甚大。

关 键 词:重义轻利  义利同一  义利并重  价值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