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乡村旅游聚落用地与空间结构模式演变研究——以婺源篁岭为例
引用本文:何建民,陈志军.乡村旅游聚落用地与空间结构模式演变研究——以婺源篁岭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58-71.
作者姓名:何建民  陈志军
作者单位:1.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2. 南昌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冲突及互惠型治理机制研究”(19BGL143);;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21YJ27);
摘    要:22年来,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用地空间格局的演变,经历缓慢上升、迅速增加、扩展回落三个阶段,由古村“点状式”扩展演变为古村“填充式”、新村“团状式”和外围“外延式”扩展;单一的村民居住型用地比例大幅降低,向“居住—旅游—商服”多元复合型功能演变,在空间结构模式上分别表现为单核点状式、多点线性式和多线块状式。其演变过程受到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等多种内外因素驱动,并存在一个有规律的闭环式驱动机制。篁岭乡村旅游聚落仍然存在活态文化缺失、聚落景观城镇化、空间耦合度不协调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聚落空间科学规划、创新乡村土地政策、丰富用地功能类型、强化用地乡村属性,吸引原住民回迁居住生活、乡贤返乡生活创业、外乡人前来旅居生活,以满足旅游市场高品质需求和乡村旅游发展高质量要求。

关 键 词:乡村旅游聚落  用地  空间结构演变  驱动机制  婺源篁岭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