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兴坏之理——《史记》思想意义的重新解读
引用本文:祁志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兴坏之理——《史记》思想意义的重新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37-57.
作者姓名:祁志祥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
摘    要:《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在历史叙述中既坚持秉笔直书的客观精神,如实记叙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年朝代兴亡的历史事迹,又体现着鲜明的主体意识,使《史记》成为汉武帝时期思想界儒学天命化、王道神学化特征的重要实证。司马迁跟随孔安国、董仲舒学过《尚书》《春秋》,曾被丞相公孙弘征为五经博士弟子。在武帝“独尊儒术”的时代氛围下,儒家仁政思想及其天人感应的思维方式在其精神世界中占主导地位。承载着父亲(司马谈)的嘱托,背负着宫刑的屈辱,司马迁以孔子的《春秋》为榜样撰写《史记》,力图在古今之变的描写中寓含褒贬,总结“成败兴坏之理”,揭示仁政是符合天意、得到神佑的“王道”,使“通古今之变”与“究天人之际”达到了完美结合;同时他开拓了纪传与书表互补共生的写作体例,奠定了《史记》“成一家之言”的地位,为后来官史修史所效法。

关 键 词:《史记》  主体意识  天人感应  古今之变  兴坏之理  儒家倾向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