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知识化生存”与“意义化生存”
引用本文:张健.“知识化生存”与“意义化生存”[J].江苏教育,2015(12):23.
作者姓名:张健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
摘    要:<正>人具有双重存在,即自然存在和精神存在。自然存在是生命的实体性存在,精神存在则是人的意义性存在。教育是关照人的生命和精神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这种关照即"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裴斯泰洛齐)。而当下教育对人的关照却失去了"全面和谐"的本然要求,演变成重"知识化生存"轻"意义化生存"的不良倾向,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知识化生存"是以知识学习为本位和目的的一种教育实践。"知识化生存"的学习将知识当成目的本身,人被当成了获取知识的工具;重视知识的获取和占有,疏于对意义的探求和心灵的关照,剥

关 键 词:教育  生存  知识获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