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号化”向“生活化”的回归
引用本文:张永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号化”向“生活化”的回归[J].江西教育科研,2011(6):24-27.
作者姓名:张永奇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号化"使大学生更多的获得的是枯燥的语言符号和空洞的教条。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符号化"向"生活化"的回归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生活化"源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的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化"回归,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其"符号化"的一面,而是要在回归生活的基础上,预制一定的符号系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不乏生活基础,又不失理想目标,这是由"符号化"和"生活化"本身的特质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决定的。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  符号化  生活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