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儿童游戏的理论化及其意义裂变:基于概念史方法的考察
引用本文:黄进,贺刚.儿童游戏的理论化及其意义裂变:基于概念史方法的考察[J].学前教育研究,2023(12):1-13.
作者姓名:黄进  贺刚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当代儿童游戏研究的范式演变与跨学科理论探索”(编号:2019SJZDA083);
摘    要:游戏是学前教育领域的核心概念。将概念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实进行紧密的结合,考察其在社会变革期间内涵和外延的转折与变化,方能透视理论上的困境和实践中的问题。18世纪末以来的西方游戏理论一经诞生,就孕育了其内在的矛盾与冲突。这种冲突也深刻地植入了儿童游戏理论化的过程。儿童游戏概念的形成有其思想与社会文化背景,现代化过程中进步修辞构成了它的主流语境。在中国,儿童游戏概念的确立与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在一起。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复杂力量也使得儿童游戏概念产生了不同维度上的意义裂变,包括认知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分离,享用功能与发展功能的分离,以及日常概念与专业概念的分离。未来的儿童游戏理论建设需要更好地面对这些问题的挑战。

关 键 词:儿童  游戏  概念史  进步修辞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