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恨”
引用本文:赵海涛.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恨”[J].忻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6):37-40.
作者姓名:赵海涛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
摘    要:《呼兰河传》,既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又是一部优美的散文诗集。从这部散文诗集中,我们可以看出萧红心中的"恨"。萧红的一生,充满动荡、漂泊、孤独、悲伤和苦恨。这个苦命的女子在饱经现实的摧残中,无所依托,只能从童年的回忆中取暖,借以对现实的抗拒。《呼兰河传》表面读来平静如水,其实蕴含了作者极为深重的苦恨。这些苦恨正说明了萧红在现实的洪流中,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不知何去何从的惆怅。萧红《呼兰河传》的恨虽无声,却悠久绵长,震耳发聩。

关 键 词:萧红  《呼兰河传》  情痴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