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缝合断层,平铺直进——对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过渡与衔接的思考
引用本文:罗树根,王中翼.缝合断层,平铺直进——对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过渡与衔接的思考[J].湖南教育,2006(32).
作者姓名:罗树根  王中翼
作者单位:长沙市教科院
摘    要:小学和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通称为1—9年级,其中7—9年级是传统所谓的初中阶段。这九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机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整体性,贯穿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下“。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应该说,课程标准的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是系统而科学的,充分注意到了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与衔接。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小学(1 ̄6年级)与初中(7 ̄9年级)之间有较大的跳跃,阶段性明显,而整体性、连贯性相对减弱,在过渡与衔接上(主要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和断层现象,隐藏着诸多的问题。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现象与问题一、学生学习方面的不足:1.学习习惯上与初中学生要求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时间安排不合理,上课专注力不够持久,容易分心走神等。2.学习方法上对初中学习的不适应。例如,听课不太善于抓住重点、领会要点,不会作笔记,作札记,勾画批注课文,不善于利用课文的注解、相关的工具书解决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