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教师的角色建构
引用本文:李彩娜,郑海珊.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教师的角色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22-132.
作者姓名:李彩娜  郑海珊
作者单位:1.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健康及其社会影响的动态关联与促进研究”(21XSH012);
摘    要:教师是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的中坚力量,帮助教师建构适当角色是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在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政策与干预项目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特纳的过程角色理论的主要观点,本文提出教师在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中应承担关怀者、学习者、参与管理者、预防干预者、互动者等角色。同时,分析了我国在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影响教师角色建构的障碍性因素,包括政策期待与现实期望冲突、“校园欺凌”概念存在混淆与泛化、治理目标与方案可操作性不强等社会因素,以及教师认知不足、动机不强等个体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和教师个体两个层面提出了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教师角色建构的针对性策略,包括厘清校园欺凌的概念,构建有效治理机制,细化各参与主体职责,帮助教师形成正确认知、提升动力、提高能力等。

关 键 词:教师教育  校园欺凌  过程角色理论  教师角色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