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打油诗
摘    要:在中国的俗文学中,打油诗有其独特的地位。这种以打油为名的诗存在了上千年,也有文人参加写作,形成过一定的局面。只是在最近这几十年间,才走向衰微。本文想对它发展的历史情况和艺术特色,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打油诗产生和发展的简况 古代典籍中关于打油诗的最重要的记载见于明代杨慎《升庵别集》。引录如下: 覆窠、俳体、打油、钉铰 《太平广记》有仙人伊周昌号伊 疯子,有题茶陵县诗云:“茶陵一道好 长街,两边栽柳不栽槐。夜后不闻更 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时谓之覆窠 体。江南呼浅俗之词曰“覆窠”,犹今 之打油也。杜公谓之俳谐体。唐人有 张打油作《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 上黑窟笼。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 肿。”《北梦琐言》有胡钉铰诗。 这条笔记说明了打油诗是浅俗的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