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童话教化观念的文化根源
引用本文:余春瑛.童话教化观念的文化根源[J].教育导刊,2008(4):11-14.
作者姓名:余春瑛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初教系,江苏南京210013
摘    要:在许多人眼里,童话是用来“教育”儿童的,认为孩子们看完一篇童话后应该从中习得某种道理。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中国的童话说教味很浓,很难从中体验到自由自在的游戏精神,读起来让人有一种被教育被灌输的感觉。这种对待童话的观念由来已久,周作人早在20世纪初就批评人们对待儿童文学包括童话的态度“太教育”,“相信儿歌的片词只字里都含有一种作用,智识与教训”。在儿童文学理论界,人们对儿童文学教育性的讨论也一直存在,笔者在此就不赘述。

关 键 词:童话  文化根源  教化观  儿童文学  教育性  游戏精神  自由自在  周作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