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古书用字现象分析——兼释"通"与"同"
引用本文:余淑荣.古书用字现象分析——兼释"通"与"同"[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6,27(5):41-42.
作者姓名:余淑荣
作者单位:宁夏师范学院,中文系,宁夏,固原,756000
摘    要: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是古汉语中不同的用字现象,它们的来源不同,含义、功能也不同。但是在当前的古汉语研究和教学中,这三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尚未获得一致的看法。在给古籍作通俗的注解以及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为了简便起见,在叙述时最好用“通”这个术语表示通假字,用“同”这个术语表示异体字,用“后来写作”表示古今字。

关 键 词:古代汉语  通假字  古今字  异体字    
文章编号:1001-0491(2006)05-0041-02
收稿时间:2006-05-20
修稿时间:2006年5月2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