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心理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周炎炎.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心理因素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5,18(6):119-120.
作者姓名:周炎炎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五点:孤独——宣泄和挫折——宣泄心理、好奇心理和表现欲、对网络犯罪便捷性的认知、对网络匿名性的认知和道德意识的淡化、对网络犯罪的法律意识淡薄。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网的管理。

关 键 词:网络犯罪  心理因素分析  大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  道德意识  法律意识  咨询工作  学生心理  便捷性  匿名性  校园网  认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