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巧用“暗示”
引用本文:汪芳琳.巧用“暗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5):46-46.
作者姓名:汪芳琳
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师范学校
摘    要:暗示泛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给人启示。心理学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对暗示有接受能力。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暗示,在无对抗条件下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可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用。脉脉传情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对教师的目光是很敏感的,所以教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教师若当场点名批评,学生可能会产生顶撞行为和逆反心理,使教师和学生都很难堪。若教师能用

关 键 词:教师  暗示  教育效应  教育方法  心理导向

巧用"暗示"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