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企业家精神在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活动间的配置: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经验性研究
引用本文:何轩,马骏,李胜文.企业家精神在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活动间的配置: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经验性研究[J].科研管理,2017,38(2):44-51.
作者姓名:何轩  马骏  李胜文
作者单位: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2.中山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3.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家族企业与制度环境的共生演化:以企业家精神配置为视角的经验性研究”(批准号:71572051,起止时间:2016-01-01—2019-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企业家中庸思维对“家族意图——家族企业代理人治理模式”关系模型的影响机理研究(批准号:71272083,起止时间:2013-01-01—2016-12-3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生产性创业与非生产性创业的微观配置机制和宏观绩效”(批准号:2014A030313456,起止时间:2015-01-01—2018-12-31)。
摘    要:对于企业家个体而言,企业家精神的优化配置是财富的源泉。而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而言,制度对企业家精神在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活动之间分配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文章通过数据模型论证了报酬结构、税收与企业家精神配置等各变量间的关系假设,而且还发现在近10多年间,非生产性活动变化活跃度是生产性活动变化活跃度的4倍多。这一系列研究结论的警示性在于,中国目前的制度环境已经导致企业家精神在非生产性活动的过度配置。

关 键 词:企业家精神配置  生产性活动  非生产性活动  报酬结构  税收
收稿时间:2015-01-06
点击此处可从《科研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研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