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公私属性辨疑——以“敦煌毁林事件”为切入点
引用本文:巩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公私属性辨疑——以“敦煌毁林事件”为切入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1):90-100.
作者姓名:巩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源国家所有权与生态环境监管权关系研究”(19BFX172);
摘    要:“敦煌毁林事件”为检验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属性提供了良好例证。在“私权说”视野下,该案不存在国家所有权侵害,无涉所有者职责履行,相关资源利用活动不受国家所有权约束,案涉森林破坏活动只能进行行政处罚,其制度症结在于“放权”不足。但在“公权说”看来,该案实为典型的国家所有权受害事件,存在所有者职责履行不当、国有资源利用权行使缺乏规范等问题,应当追究公法性质的财产责任,其制度症结在于监管不力,需要通过细密的责任规则和问责机制予以补充。通过对该事件相关问题的分析,“公权说”与“私权说”的差异及前者的优越之处一目了然。无论是从理论逻辑还是从制度实效来看,资源国家所有权都应当解释为公权。

关 键 词:敦煌毁林事件  资源国家所有权  公权  私权  比较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