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在“量化自我”与“质化自我”之间:智能可穿戴系统技术实践中的数据解读与互动
引用本文:刘于思,杜璇.在“量化自我”与“质化自我”之间:智能可穿戴系统技术实践中的数据解读与互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2):123-133.
作者姓名:刘于思  杜璇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算法策展的新闻创新研究”(20CXW006);;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青年人社交媒体使用对其政治伦理影响的实证研究”(BEAA2020034);
摘    要: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量化自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人们对自身数据进行选择性记录、解读与互动的自我再生产过程这一“质化自我”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可穿戴设备用户技术实践经验的深度访谈,发掘健康自我追踪过程中用户对数据的收集、解读和行动转化过程及其社会意涵。结果发现,尽管允许部分量化自我技术和实践的介入,可穿戴设备用户的数据信任和自我标准依然需要建立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并借助技术驯化的方式来完成“合格自我”的想象。人作为“万物尺度”的实用主义技术观在可穿戴系统用户自我追踪的中国实践中始终未曾褪却。但从数据化过程而非数据本身来看,用户在“量化自我”与“质化自我”之间的居间状态中看似拥有对数据的解释权,实际上数据化过程而非数据本身已经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服膺了新自由主义的“合格自由”逻辑。

关 键 词:智能可穿戴系统  健康自我追踪  量化自我  质化自我  新自由主义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