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自我的虚化与世界的简化——郭沫若后期小说艺术研究
引用本文:李兴阳.自我的虚化与世界的简化——郭沫若后期小说艺术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5):82-84.
作者姓名:李兴阳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湖北黄石435002
摘    要:郭沫若后期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在精神内质上有一个从前期小说“实在化的我”向“虚化的我”亦即逐渐否定自我的转换历程。与“我”对应的“们”进入小说叙事空间,其中的工农群像抽象、模糊,知识分子群像则被英雄化。两类群像合成的“们”逐渐取代“我”由背景走向前台,由边缘走向中心。在“我”向“们”趋同的过程中,世界也被简化为对立的两极,“我”的情感方式也相应地简化为肯定与否定的简单形式。“我”虽然还“在”,但已被抽空、取代和消释。这可视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叙事隐喻。

关 键 词:郭沫若后期小说  自我形象  群像  精神内质  叙事形态
文章编号:1009-4482(2006)05-0082-03
收稿时间:2006-05-11
修稿时间:2006年5月1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