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建设标话语言文化博物馆的设想
引用本文:杨璧菀.关于建设标话语言文化博物馆的设想[J].文化遗产,2014(2):132-139.
作者姓名:杨璧菀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标话语言文化典藏研究”(项目编号:13CYY08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标话电子音像地图集”(项目编号:11XJC740004)、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标话与周边勾漏粤语词汇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CMZ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标话是今两广交界处西江流域由百越土著居民遗留下来的一种独特的少数民族语言,处在粤方言的包围之中,使用人口以汉族为主,与壮侗语族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在对侗泰诸族发源地的研究中作用重大,是语言活化石。标话的研究对语言学、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都有重要的意义,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标话是濒危语言,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简要介绍了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保存保护,尤其是标话语言文化保存保护的现状,提出了标话语言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方案。标话语言文化博物馆实体馆拟分为五个部分:语言音像采录室、民俗实物展厅、方言卡拉ok室、语言视听室和图书资料室。标话语言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有利于标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利于子孙后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是历史的使命所致,是目前全球化背景下刻不容缓的工作。保存和保护标话语言文化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需要各界的努力和民众的支持配合。

关 键 词:标话  少数民族语言  濒危方言  语言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