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荒漠之乡与自由之光——论普希金《致大海》的时间因素与历史感的形构
引用本文:朱慧萍.荒漠之乡与自由之光——论普希金《致大海》的时间因素与历史感的形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9):14-15,13.
作者姓名:朱慧萍
作者单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本文通过细读普希金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致大海》指出,普希金诗歌的魅力在于其灵动而纯洁的意象与波动激荡的历史相融合,传达对自由和理想的不懈追寻,展现自我的现实向往与精神探寻。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时间、文本时间与心理时间的互文性解读,指出普希金是如何通过诗歌的形式,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种种时间因素及其背后所呈现出来的诗人对时代历史的感受与期许。

关 键 词:《致大海》  时间  历史  形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