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民族融合与民族共荣的历史
引用本文:孔令桐,郭庆科,胡姗姗.我国民族融合与民族共荣的历史[J].滨州学院学报,2013,29(4):52-61.
作者姓名:孔令桐  郭庆科  胡姗姗
作者单位:1. 滨州学院 教育科学系,山东滨州,256603
2.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育发展史略"
摘    要:参考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近期研究成果,结合历史文献分析论证了中华各民族有共同祖先、血缘相近的事实,并以心理计量学的原理从不同民族发展史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评价不同民族文化特质的依据。不同民族都能取得高水平的政治、文化成就,也有很多共同的缺点。汉族虽然受礼乐文化影响深刻,但汉族统治者的人性化程度和道德水平等并不优于少数民族。历史上民族间的压迫和敌对都不是单方面的,其消极后果也是相互的。没有天生高贵和野蛮的族群,民族文化和心理特点的不同主要取决于生存环境。加强民族融合,从生物学意义上可以增大基因多样性,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繁荣,从社会学意义上讲则可以产生更多的经济文化创新活力。

关 键 词:民族融合  共同祖先  基因相似  基因平等  民族共荣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