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古船》与《断头台》比较
引用本文:罗巧玲.《古船》与《断头台》比较[J].文学教育(上),2008(2).
作者姓名:罗巧玲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    要:作家是社会文化精神的传承者,他们对于人的存在状态的审美关怀与把握,往往表现为特有的救世忧思和使命感。上世纪80年代,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俄当代作家张炜与艾特玛托夫,在面对社会变迁、面对人性恶的迷狂与拯救并企图摆脱这一尴尬境地时,共同选择了传统文化下劝善的人道主义救赎,《古船》与《断头台》便是这种探索的表现。一、血腥序曲——人性失乐园,异化的原罪人性异化是历史的必然,往

关 键 词:社会变迁  传统文化  艾特玛托夫  当代作家  人性异化  文化精神  人性恶  人道主义  古船  社会转型时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