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以和为体——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本体论
引用本文:杨杰.以和为体——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本体论[J].宜宾学院学报,2014(10):29-33.
作者姓名:杨杰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 武汉,430063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摘    要:嵇康认为音声源于天地自然,有其自身不变的体性,这种体性体现在音乐上就是音乐以平和为体,与人的哀乐情感无关。平和的人心显现于外产生平和的音乐,平和的音乐感发宣导人心,二者相得益彰才能既有利于音乐艺术的发展,又能使音乐起到影响人心的作用。因此,嵇康以和为体的音乐美学,就是要深入探讨音乐自身的内在规律性与艺术性,为其崇尚的无为政治作论证。但实际上,《声无哀乐论》的政治目的从未实现过,而其在音乐学及美学上对后世的影响才是更重要的。

关 键 词:自然之和  音声  乐教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