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漫话东瀛倚声学
引用本文:张珍怀.漫话东瀛倚声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1980(3).
作者姓名:张珍怀
摘    要:(一) 倚声填词在唐代尚处于萌芽时期就已传入日本。平安朝宫廷贵族中流行填词。张志和作《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四十余年之后,就有嵯哦天皇依照张词的声情、句法填写《渔歌子》五阕,贵族中和者颇多。智子内亲王年仅十七岁也和词数阕,其一云: 春水洋洋沧浪清,渔翁从此独濯缨, 何乡里?何姓名?潭里闲歌送太平。她所作的词虽不见佳,但出于唐代东瀛少女之手笔也算难能可贵了。其后,又有兼明亲王仿效白居易《忆江南》作《忆龟山》二阕,词中有句云: 南溪夜雨花开后,西岭秋风落叶间, 能不忆龟山?这是由于唐代中日两国交往频繁,倚声填词之风随着文化交流而远扬蓬岛。但是,两宋词学鼎盛之时,日本迄未发现词学家,这是由于宋代中日交往远不及唐代密切,而其主要原因即宋词已由小令发展为长词慢词,曲调繁多,协律严谨,必须依曲填词,按乐而歌,这对于迢遥万里之外,语言不通,乐律不明的异邦人士应是极为难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